
吉拉卡樣部落,位於鳳林鎮山興里,是一個海岸山脈下的小部落。部落名稱的由來,是為了紀念一位叫作「Lakai」的阿美族青年,他與追殺者搏鬥,寡不敵眾,死於現今的山興地區,部落名稱「Ci-lakai-yan」便是由他的名字發展而來。
沿著縣道193來到箭瑛大橋
往鳳林方向
箭瑛大橋是位於台灣花蓮縣鳳林鎮的一座水泥大橋,橫跨花蓮溪連結大榮里與山興里,乍看之下沒什特別,但背後卻有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。
山興(原名六階鼻,1937年改稱山崎,戰後再改為今名)與鳳林鎮中心之間的連絡通道只有一座用竹子搭建的便橋,交通不便而且危險。1977年10月6日清晨,黛納颱風來襲過後,遭花蓮溪水暴漲,便橋因此被沖毀,山興國小(現已廢校)教務主任陳國義與教師張箭、鄧玉瑛、林寶炫等人為了到校上課,冒險以手牽手的方式渡河,但因洪流湍急,加上泥沙的影響,結果多人遭大水沖走,其中張箭、鄧玉瑛二人不幸溺斃。
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也深受感動,決定在該處興建水泥大橋,以解決當地的交通問題,並為表彰張、 鄧二位 老師的克盡職守、因公殉職的精神,取張箭的「箭」和鄧玉瑛的「瑛」命名為「箭瑛大橋」。
鳳林鎮公所配合意義非凡的箭瑛大橋,在箭瑛大橋靠山興里的東端引道南邊的小山丘上,建張箭和鄧玉瑛的紀念銅像,把小山丘和花蓮東側砂丘地,串連興建箭瑛公園,增添鳳林多一處名勝和遊憩的好處。
這是哪家的別墅,趕緊走上前,別懷疑這正是位於193縣道往瑞穗路上的法務部矯正署自強外役監獄
這是在網路上看到格友到訪的紀錄,覺得挺有意思的,決定到這裡來晃晃。但忘了事先提出申請,加上到此時間已晚,只能在外圍看看,這是此次旅遊的第三個錯誤。
正沉醉在自拍忘我的境界突然聽到對講機的聲音『門口有遊客』,引來守 衛 先生的關心,原來是裡頭的攝影機拍到我在那東張西望的,特別來提醒馬路對面的農地不要隨便進入,因為那有受刑人養的狗,怕我誤闖被咬傷,真貼心。

一般監獄除了少數情形外,受刑人幾乎只能在室內渡過,但自強外役監獄的「外役」顧名思義就是受刑人可以出外活動,這裡的受刑人的工作主要從事農耕與放牧,雖然應該不見得輕鬆,不過這裡管理方式比一般監獄人性化的多。
自強外役監獄的受刑人,是由獄方針對來自全國各地的申請當中遴選出來的,由於這裡的外役風險較高,當然也就要慎選表現優異的才行。
提醒想到此看看的朋友,行前一定要記得到他們的網站預約,就可以免費開放參觀,否則會像我敗興而歸。
縣193旅遊景點
鳳林鎮:中興47.823k(中興橋)
→ 山興(六階鼻)52.792k (箭瑛大橋)
光復鄉:大農(自強外役監獄)